logo

新闻中心

中古陶2019春拍丨清乾隆白玉痕都斯坦西番莲纹纯金嵌宝短刀(剑)


640.webp.jpg

image.png



“痕都斯坦”玉器从18世纪中叶开始贡入清宫。


所谓“痕都斯坦”,是指清代对17-19世纪在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一带建立的蒙兀儿王朝的统称。在《天竺五印度考讹》中,乾隆亲自划定将今日的北印度与巴基斯坦一带进贡的玉器,定名为“痕都斯坦”。


1644年,满清灭明以后,继续向西扩张,却遭到盘踞在中亚东部的准葛尔部的强烈抵制。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5)年,清军首度征服准部,并释放了被准部拘禁在伊犁的南疆回部维吾尔族领袖大小和卓木兄弟。

次年,大河卓木向清朝呈贡了一件玉碗,为纪念这件大事,乾隆皇帝为之赋诗。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约在乾隆二十一、二年间,有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麦女入宫,此女子后来被封为容妃,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香妃。由于时间非常巧合,所以推断这件玉碗是被当作国之大礼随香妃入宫的。

image.png

自此,回部每年都会贡入痕都斯坦玉器,乾隆帝为其华美的装饰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称之为“鬼工”,并在很多玉器上加刻御制诗。

大学士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赞美过,说“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第一”,一句话说明了痕都斯坦玉器在当时的地位。

image.png

痕都斯坦玉器追求玉材纯净的美,一般一器一色,没有俏色做法,多选用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制作,造型多用圆体,常用自然的花卉果实和动物形象为图案装饰,尤以莲枝和茛苕纹为多,莲系陆生的西番莲和铁线莲,此外如菊花、葵花、桃实也常见,有些器壁上还镶嵌金、银细丝及各色宝石或玻璃。

image.png


其中,最受乾隆喜爱的莫过于痕都斯坦进贡的玉制匕首。痕都斯坦短刀,是一种镶嵌银质玉器刀,左刀水晶柄,右刀白玉柄,双柄上均镶嵌金丝和红、绿宝石,装饰成花瓣状,与白玉柄、银刀相映衬,对比强烈,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灿烂华丽的装饰风格,显得格外富丽豪华。

image.png


本案痕都斯坦玉柄刀(剑),其中一件刀柄为青白玉质,整体呈弯圆头扁平弧体,随玉柄作弧形累丝嵌宝石,柄身减地阳雕缠枝西番莲纹,另外一件剑柄为白玉质,外形相类似,柄首尾圆雕山梅果实,与刀刃结合处亦有随型累丝嵌宝石工艺,柄身雕刻缠枝西番莲纹。

image.png


刀(剑)身及鞘均为黄金打造,采用了累丝、錾刻以及嵌宝石等工艺制作,估测使用黄金约600多克。据清宫《活计档》记载,此类短刀(剑)原本接有锋利的金属短刃,但是进宫后金属刃部会被拆下融化,玉柄可再配刃部与刀(剑)鞘,本案黄金刃部及鞘亦为改作。

image.png


痕都斯坦玉器深受乾隆皇帝喜爱,与清宫所藏其它玉器相比,数量尤为稀少,据台北故宫出版的《国色天香·伊斯兰玉器》一书记载,其所藏此类玉器仅为242件,兵器类数量则更少。由此可见,此件痕都斯坦玉柄刀(剑)实为稀有难得之玉器精品。


image.png






联系我们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7号京瑞大厦B座16层
电话: (010)87363667
电传: (010)87363969
邮箱: kf@zgtauction.com

您所关注

中古陶关注全球艺术品动态,并将及时更新公司的网页与大家分享。

您感兴趣的品类:

  • 中国书画
  • 瓷器杂项
  • 佛教艺术
  • 古籍文献
  • 邮票钱币
您所提供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仅用于回答您的问题和评论,或用于用户资料更新,请阅读我们的保护隐私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