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古代“璇玑”一词,指璇玑星,即北辰(北极星)。
最早描述玉璇玑的应为清末吴大澄,在其《古玉图考》中绘制了一幅《璇玑图》,并注释:“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是玉外郭有机牙三节,每节有小机括六,若可铃物,使之运转者,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今失其传。不知何所设施” 。考古学家认为,璇玑乃有牙之壁。一般璇玑呈圆璧状,璧缘有3组9牙与外旋状的飞齿。
西汉孔安国释:“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北宋李公麟曾画过一幅《璇玑图再叙》。所谓“璇玑图”,是指晋代苏蕙的回文旋图诗。李公麟效苏之回文旋图诗,并跋:“回文诗图,古无悉通者。予因究璇玑之义,如日星之左右行天,故布为经纬,由中旋外,以旁循四旁。”
北宋朱淑真在《苏若兰璇玑图诗图记》中,解释颇详:“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
考古学家认为,璇玑乃有牙之壁。一般璇玑呈圆璧状,璧缘有3组9牙与外旋状的飞齿。此璇玑白玉质,莹润温和,通体光素,局部褐色沁伴有白化。此璇玑并未具体琢磨出扉牙,而是采用类似等边三角形、并用圆弧过渡的形式来表示,更显朴素古拙,是一件难得的收藏佳品。